Redis的入门与安装
概述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即远程字典服务,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从2010年3月15日起,Redis的开发工作由VMware主持。从2013年5月开始,Redis的开发由Pivotal赞助。
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 master-slave(主从)同步。
免费和开源!是当下最热门的 NoSQL 技术之一!也被人们称之为结构化数据库!
Redis 能干嘛?
- 内存存储、持久化,内存中是断电即失、所以说持久化很重要(rdb、aof) 2
- 效率高,可以用于高速缓存
- 发布订阅系统
- 地图信息分析
- 计时器、计数器(浏览量!)
Windows下安装Redis
1.下载安装包 https://github.com/MicrosoftArchive/redis/releases
2.解压打开文件夹
redis-server开启redis服务,redis-cli连接redis的客户端
3.点击redis-server开启redsi服务器
4.点击使用redis-cli客户端连接redis。连接成功!
5.使用ping
命令测试redis,正常连接使用显示PONG
Windows下安装redis十分简单。不过Windows版本一般都不是最新的(版本差的挺多)。而且工作企业中redis都是部署在linux服务器上的。所有推荐使用linxu安装redis。可以使用虚拟机或者云服务器进行学习使用redis。
Linux下安装Redis
1.下载安装包https://redis.io/
2.将安装包上传到Linux中的/opt
目录下(我使用的是centos云服务器),使用的软件是FileZilla
3.接着使用Xshell6软件通过ssh连接云服务器。并进入到/opt
目录
4.使用tar -zxvf 压缩文件名
命令解压redis。
5.解压完成后cd
进入redis文件夹。可以看到我们redis的配置文件
6.安装基本的运行环境yum install gcc-c++
之后make
。等待make完成。在输入make install
7.出现此画面代表redis已经安装完成的默认安装路径 为/usr/local/bin
我们cd
进入安装路径。看到了redis-server和redsi-cli
8.我们在此目录下创建一个配置文件目录mkdi kconfig
.之后我们使用cp /opt/redis-5.0.8/redis.conf kconfig
将redis的配置文件复制到kconfig目录下。我们以后就使用这个配置文件启动redis
9.在启动之前修改配置文件,因为redis默认不是后台启动的,当我们启动之后我们就无法在此界面进行其他操作了。我们在配置文件目录下vim redis.conf
将daemonize no
修改为daemonize yes
然后按下esc输入:wq
进行保存配置。
10.来到/usr/local/bin
目录输入redis-server kconfig/redis.conf
让其按照我们修改的配置文件开启服务。
11.使用redis-cli进行连接redis-cli -p 6379
端口号不设置默认6379启动。连接后同样使用ping
命令验证是否启动连接成功。
连接成功!
11.在开启一个ssh连接数据库使用ps -ef | grep redis
查看redis进程是否存在
12.使用shutdown
命令可以关闭redis服务。然后在输入exit
退出连接
13.我们在查看一下进程ps -ef | grep redis
。发现确实是关掉了。到此为止redis在Linux系统上已经安装成功了!
测试性能(菜鸟教程)
redis-benchmark是一个压力测试工具。是官方自带的性能测试工具
基本命令:redis-benchmark [option] [option value]
实例
首先要启动redis然后输入 redis-benchmark -h 127.0.0.1 -p 6379 -t set,lpush -n 10000 -q
以上实例中主机为 127.0.0.1,端口号为 6379,执行的命令为 set,lpush,请求数为 10000,通过 -q 参数让结果只显示每秒执行的请求数。
由此可知redis美标执行的请求数高达5120次。由此可见redis的性能是十分强大的!